今秋起义务教育统编教材覆盖全省 语文 道德与法治 历史
教材“统一面孔”
新版教材有何特点?学生如何应对教材变化?
2017年初一新生已使用统编教材
按照教育部要求,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义务教务阶段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个科目都要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南国都市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早在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教育部统编教材正式走进我省中小学一年级的课堂。通过三年的过渡,到今年秋季学期,我省将实现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个科目教育部统编教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覆盖。此前在这三个科目上使用的多种形态的教材将告别课堂,成为历史。
南国都市报记者 黄婷 实习生 梁诗悦/文 记者 陈卫东/图
三科统编教材 耗时5年编写完成
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编写工作历时五年,背后凝结着140余位编者的心血。三科教材呈现以下特点:道德与法治教材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原则,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生活场域逐步拓展,选取学习素材,突出德法兼修,强化实践体验,全面系统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语文素养”重在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以文化人。历史教材按照“点”“线”结合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历史事实,“线”是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两年前开始推广 今年覆盖全省
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2017年9月秋季学期起,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初始年级开始使用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的教育部统编教材。而此前,三科教材的编写出版是“一纲多本”,比如我省语文教材有的市县使用的是苏教版、有的市县使用的是人教版。
记者从教育厅获悉,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我省在原有年级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将在其他年级也推广使用统编教材,实现三科教育部统编教材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覆盖。
那么,教育部统编教材有何新特点?与之前的人教版、苏教版相比有何不同,学生是否能顺利过渡?为适应新教材,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针对学生、家长关心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冉茂娟,请她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提供指导。
统编教材五问
新旧教材是否有效衔接?
新旧教材课程标准指导精神一致
不少家长疑惑,海口3-6年级的学生之前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如今突然换成统编教材,新教材能否与原教材有效衔接,学生能否适应?
冉茂娟表示,从语文学科角度来说,不论苏教版、人教版还是统编教材,都是在2011版的课程标准精神统领之下编写的。新旧教材的主题、价值取向、体系等基本不变,只是新版的教材更加注重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在语文学科知识的体系上,新教材比原来的教材更清晰、更明确。“因此,无需担心教材衔接问题。”她表示。
如何应对教材变化?
大量阅读 注重学用结合
“统编教材在学科性上会有加深,如果阅读面太小,感性的语言积累少,可能学起来会辛苦一些。”冉茂娟介绍,统编教材把阅读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因此,大量阅读是迎接统编教材最好的准备。同时,统编教材注重学用结合,同学们要关注生活、注重实践,在生活实践中练习听说读写,提高语文能力。
冉茂娟表示,相较学生,新教材对老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更多。海口市教培院前两年已经针对使用新教材的低年级语文老师展开了培训。下个月底,海口市教培院将针对3-6年级的语文老师开展全员培训,以便老师尽快进入统编教材的教学体例中去。冉茂娟强调,无论使用什么教材,学好语文都离不开大量阅读。
名师推荐书目是否可借鉴?
可以借鉴 但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不少家长在网上收藏了很多名师推荐书目,但各老师推荐的书目有些不同。那么,这些书目是否值得借鉴?
冉茂娟认为,名师的阅读量和格局往往比一般的老师高,因此,这些名师经过阅读后推荐的经典书目是有可借鉴之处的。但是在借鉴名家书目的同时,不要生搬硬套。
“教育存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如果完全照搬很可能会‘水土不服’。”冉茂娟建议,在借鉴名师推荐书目的基础上,老师(家长)要根据自己学生(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书单进行适当的调整。
如何做好语文的入门学习?
新变化:先学简单识字再学拼音
不少家长发现,小学一年级的新版语文统编教材相较老版教材变化明显,比如,口语交际独立成课,增加“和大人一起读”等板块等。众多家长疑惑,如何适应新版教材,让孩子做好语文的入门学习?
冉茂娟介绍,新教材与以往一年级语文教材相比,在形式和结构上确实有明显变化:识字在拼音前,让学生先认识简单的汉字,再学习拼音,学拼音的同时学汉字,梯度合理,学用结合。重视语文学习的交际功能和实用性,口语交际独立成课。重视课外阅读、亲子阅读,增加阅读量,新增“快乐读书吧”、增加“和大人一起读”等;增加古诗词比重,小学语文古诗文总体占比30%左右。
家长该怎么做?
学拼音不可急 言传身教陪伴阅读
“不同于幼儿园课堂以游戏为主,小学课堂更加程序化、信息量更大。”冉茂娟说,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重大的身心转折,这就需要家长首先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态的变化,并给予适时的疏导,帮孩子建立自信。
针对一部分孩子学拼音比较困难的状况,冉茂娟表示,拼音的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当孩子学习拼音时掌握不熟练,家长也不用着急,不要给孩子压力。“要明白,拼音是认字和阅读的工具,学拼音并不是终极目的。”她强调,家长要对学习拼音有正确的定位,这样就不会操之过急,走偏方向。
识字上,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帮助。启蒙学习阶段,家长要摈除“等靠”思想,自我建构一些方法,参考网上一些辅导孩子识字的小游戏,比如钓鱼识字、表演识字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帮孩子预习或巩固课堂的内容。阅读学习上,家长要言传身教,在家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用良好的阅读习惯感染、影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