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市残联:用心用情为残疾人铺就小康之路
日期:2021-03-01 浏览

       残疾人的脱贫攻坚奔小康,对全市各级残联组织来说,是一项重大和迫切的赶考课题,维系着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海南省东方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郑全得表示,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落下。

  吴昭社是东方市新河镇东风村贫困户,早年一家人从外地迁居到东河镇东风村,由于没田没地,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一家几口人困居在破旧的瓦房,再加上家中有残疾人,生活十分艰难。2018年,在当地政府和市残联工作队的帮扶指导下,吴昭社进行危房改造,住进了宽阔的新平房,开起杂铺店,脱贫了,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市残联驻村干部朱德健说,脱贫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很有成就感,因为实实在在看到了贫困百姓过上好生活。

  据悉,目前东方市残联定点的东风村和东方村,共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40户全部脱贫出列,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有2130户2243人也全部脱贫。

  在就业中让贫困残疾人得到脱贫过上好生活,这是东方市残联一贯坚持的工作方向。“我们对残疾人的就业是见缝插针,只要不违反相关规定,只要利于残疾人创业就业,不管城镇和农村,困难一个帮一个。”东方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郑全得说。

  今年38岁的东方安路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海荣,因为小儿麻痹症自幼不幸落成二级肢体残疾人,2017年在市残联的帮扶和指导下,在东方市区创办了安路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招聘了3名残疾人和多名残疾人家属就业。“虽然厂子效益不是那么景气,但是能解决温饱问题,让一批人得到稳定就业,这是我们残疾人存在的价值和尊严。”

  东方市板桥镇白穴村欧由雄,是一家多残户,属于贫困户。2017年,在市残联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发奋图强,承包大片土地种植香蕉和甜玉米等农作物,2019年创收20多万元,实现脱贫并盖起新房子。“今天有好日子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老百姓只要找准路子并勤劳,过上小康生活不是梦”。

  脱贫的成功点就是把“输血型”的扶贫转变为“造血型”的扶贫。近年来,东方市残联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和鼓励社会爱心企业加入扶残助残行列,开启了残疾人脱贫“造血型”的新模式,积极发动困难残疾人入股到爱心企业中享有盈利分红,让广大残疾人过上好生活,真正在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残疾人。

  爱心人士杨丽花和丈夫原是东方市某单位的职工, 2018年退休后她在东方市八所镇创办起东方市鸿盛残疾人服装加工厂,安排了20多名困难残疾人就业。杨丽花说,办厂的初衷是通过“建立产业助残 重度残疾人托养(日间照料)基地,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解放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劳动力,带动当地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属就地就近就业,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东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的工作,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生存状况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市县残联的前面,尤其脱贫攻坚工作,受到社会广泛称赞和好评。(杨帆、郑臣贤)